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宣城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落实、抓调度,持续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高危领域专项督查,保持了生产安全事故“双下降”、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迅速部署落实,高位推进治本攻坚
宣城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此项工作,印发了《宣城市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及31个子方案,明确各项重点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表、划清责任田。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宣城市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专题研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有关工作4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研究1次;县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专题研究17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研究11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治本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计投入专项资金5795.5万元。
二、紧盯重大隐患,强化精准执法行动
紧盯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精准执法。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宣贯活动192次,参与人数7300人,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62家。治本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465家,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73处,完成整改139处,其中挂牌督办20处。行政处罚68万元,其中一案双罚2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2次,责令停产整顿2家,约谈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1次,发布安全生产警示函3次。查处电焊等特种作业无证上岗15人。
三、聚焦高危领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深化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狠抓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专项督查。6月底以来,宣城市安委会组织应急、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7个县市区、3个园区开展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风险督导,累计督查企业79家、发现各类问题324条。督导检查聚焦开发园区、化工园区、港区等各类功能区,对生产、使用、储存、销售危化品重点企业、非法小化工、城镇燃气、废弃停用学校及厂房、烟花爆竹等开展全覆盖检查。
督导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突击夜查等方式开展,做到不打招呼,直奔一线,对发现的问题由市安办统一汇总通报到各县市区政府。督查中发现部分地区推进工作不力、进展滞后;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对推进工作不力的,在宣城市二季度评议工作中进行扣分并在现场通报;对生产经营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严格依法处理,如:旌德县一企业内设的30吨硫酸储罐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手续,企业无任何安全管理痕迹;绩溪县一民宿利用老三线宿舍楼进行改建,未做房屋安全稳定分析及消防工程验收;郎溪县一烟花爆竹经营部违规存储烟花爆竹一百余箱;泾县一使用危化品企业属于典型的“散、乱、污”企业等。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均已责令停产取缔或停用有关设施,并移交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