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宣城市应急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2起,死亡47人,事故总量持续下降,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市应急指挥中心正式建成使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实体化运行,在2022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中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在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季度评议中荣获全省第一,“乡村自然灾害智慧防范系统应用”、“互联网+执法”等多项工作被应急部和省应急厅通报表扬,法治建设、自然灾害普查、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等多项工作在全省相关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郎溪县某公司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案》被评为30个全国安全生产优秀执法案例之一。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精准推动队伍建设“三个提升”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提升政治素质。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局党委书记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推动全体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走深走实。
二是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制定党建、党风廉政工作要点,定期听取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情况汇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推进党建工作和应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六重六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六破六立”大调研大讨论大突破活动,积极参与市直单位百名科长“五比五评”,为群众为企业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三是强化意识形态,提升思想引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研究、专题学习意识形态工作2次。定期研判社情民意,加强对安全生产、防灾救灾等应急领域网络舆情监测评估。同时,抓好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维护,积极宣传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典型经验做法,有力有效宣传应急管理工作。
(二)精准解决安全生产标本兼治“三个难题”
一是下大力气解决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顶格推动,多次作出相关指示批示,并在“五一”、“十一”、汛期、高温、岁末年初等重点时段开展安全生产“四不两直”督导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开展常态化调度、督导。市安委会先后召开5次全体(扩大)会议,研判全市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工作任务。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以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督促指导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责任体系延伸到基层末梢。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季度“赛马”,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压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
二是下大力气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效能低”问题。强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全年累计排查重大隐患369处,完成整改351处,“一案双罚”25次,责令停产停业整顿47家,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342家。市政府挂牌督办10处重大火灾隐患、市安委办挂牌督办300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部按时整改到位。市安委办会同市纪委监委成立督导组,在重点时段对各县市区不间断开展全覆盖安全督导。消防、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特种设备以及动火作业、有限空间、醇基燃料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其中,危险化学品方面:组织全市1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2轮自查并配合异地交叉互查,全面推动全市3个化工园区落实“一园一案”整治提升。组织对宣州区(省重点县)、宁国市(市重点县)24家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整改问题257处。工贸企业方面:深刻吸取郎溪县“7.30”事故教训,紧盯工贸企业动火作业、使用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环节,开展明察暗访67次,检查企业182家,发现涉及动火作业隐患36条,对3家企业立案查处。创新开展“一主三员”大比武活动,试点开展制造业企业工伤预防服务。非煤矿山方面:对照“强监管严执法年”专项行动等要求,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市本级检查发现8条重大隐患,均依法依规进行立案查处。
三是下大力气解决安全生产执法“宽松软”问题。强化力量建设,印发《宣城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正式组建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并实现实体化办公,制定15项行政执法和内勤制度,创新打造“执法微课堂”,推动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应急管理专门法律知识考试,持续补充执法力量。严格监管执法,坚持日常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两手抓”,在落实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提高执法频次,全市应急管理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10人次,执法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856家次,发现隐患6172条。践行柔性执法,制定《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将22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纳入清单,使行政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创新开展“两书同送”工作制度,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信用影响。创新执法方式,探索建立队长领衔办案机制,队长领衔办案16件。推动“互联网+执法”系统运行,举行系统运用技能大比武活动,省厅多次通报我市“互联网+执法”系统试运行工作典型优秀经验做法并转发全省学习借鉴。
(三)精准实施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三个建设”
一是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坚持以构筑“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为目标,充分发挥“两委三部”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完成市森防指办职能划转,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宣城市灾害事故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宣城市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宣城市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工作制度》等文件,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等指挥机制,实现紧急突发事件“风险防控、危机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善后处理”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以应急处置为核心的应急预案体系,推动市、县各部门修订更新预案394个,印发《宣城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宣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各县市区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抢险预案方案74个。全力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横向接入6个部门7个业务系统。建成完善金属非金属矿山基本信息系统,所有在生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初步实现智慧矿山安全信息化工程目标。不断加强危险化学品防控监测系统应用,切实有效发挥预警机制作用。
二是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军地协调联动、区域协作联动等,建立与市政府办总值班室、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的紧急突发事件信息共享、同步报送协调联动机制,同宣城军分区动员处签订《应急协调机制协议书》,与湖州、无锡等地签订“湖锡宣三方”区域灾害事故应急联动协议。着力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宣城市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探索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向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按照“专业突出、一专多能”的原则,强化专业队伍技战能力训练,组队参加安徽省应急行业职业技能暨第一届森林防灭火技能竞赛、省第五届非煤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分别夺得团体综合第一、模拟救灾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向尖峰、蓝天、广德城乡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以无偿租借方式提供无人机、消防水泵等救援装备10余件(套),有力提升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指导推动宁国青龙湾航空护林站作为我省直升机应急救援常态化备勤基地之一做好值班直升机进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应急装备物资建设。全面落实生活类救灾物资协议代储制度,补充防汛抗旱抢险救援物资,对沙石、粮油等抢险救灾物资开展协议储备,全市防汛救灾物资储备数量较去年增加10%。持续加大高精尖装备配备,采购防汛装备无人机、公共生命探测仪、高机动灯塔等,进一步强化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四)精准筑牢应急管理“三项基础”
二是多层次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监管层面,首次开展全市应急管理人员综合培训班,科学组织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乡镇应急管理负责人和市直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培训,提升各级干部安全理念和专业素质。企业层面,建成宣城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组织开展特种作业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考核58期,6300余人参加考试。举办6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培训班、7期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考核、3期危险化工工艺等特殊作业人员安全考核、5期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培训各类人员2100人次,在广德举办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业务培训班,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150余人参加培训。
三是多渠道宣传应急知识。广泛开展应急普法宣传,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发布法律法规解读、防灾减灾知识、安全隐患曝光等法治作品,拍摄以案释法宣传片,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泾县应急局制作的应急普法作品《新编黄梅歌〈歌唱安全生产法〉》入选第四届应急普法线上展播。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月”作用,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及相关宣讲活动164场,参与5700人次,组织企业事故应急演练144场、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培训45场,参与3800人次。编印《小学生防灾教育读本》8万本免费赠送全市各小学校,广泛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宣传系列活动,全市共开展现场宣传活动296场次,举办防灾减灾知识宣讲559场次,技能培训212场次,应急避险演练447场次,参与志愿者10224人次,累计参与群众29.6万人,为全市安全发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五)精准推进防灾减灾“四件实事”
一是自然灾害普查成果应用工作。积极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完成市级评估区划成果认定,在全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以普查数据为基础开展的“宣城市乡村自然灾害智慧防范系统”建设得到应急部和省应急厅高度认可,并被列为安徽省智慧应急“星火计划”创新试点。
二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密切关注森林防火形势变化,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督导检查、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等,严密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同时,组织开展地震综合应急演练,持续提升抗震救灾队伍快速响应、协调配合、专业处置能力。
三是防汛备汛工作。2023年,我市平均降水量1339.4 mm,较常年同期(1496.2 mm)偏少10%,宣州区、广德市、宁国市出现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320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69.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42.3万元。一是全力做好汛前准备。及时调整更新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571处地质灾害点、473座水库、319个山洪灾害防御危险区以及城乡积涝点等包保责任人和网格责任全部调整到位。组建防汛抢险应急专业队伍38支1432人,乡镇(街道)应急队伍101支5753人,更新调整充实市级防汛抗旱专家库专家31名。二是积极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印发《宣城市乡镇、村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操作规范(试行)》,创新建立“双十条”,全面强化基层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下发强降雨防范应对通知、工作提示单等17件,编发《每日防汛快报》126期,全力应对入汛以来的多轮强降雨。对重要地段开展巡查排查,及时转移高风险地区人员,共投入巡查防守和抢险救援人员25267人次,累计关闭涉水景区景点35家,共预防性转移安置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房威胁区群众386户871人,有效防范了强降雨导致的人员伤亡。三是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明确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名录,确定宣州区水阳镇等16个乡镇为2023年试点乡镇,并制定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8月底各试点乡镇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县级自评,9月上旬市防办完成了试点乡镇的初步复核,目前,验收复评工作已完成。
四是减灾救灾保障工作。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市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全面提升灾害信息员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核定能力。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2023年共推荐5个社区创建国家级社区、11个社区创建省级社区。持续推进农房保险工作,全面完成2023年新合同年度续保和参保信息动态更新,全市农房保险参保农户合计56.7万户,保费资金支出907.31万元,目前已理赔案件674件,理赔金额125.32万元。圆满完成2022年度冬春救助工作,发放资金2112.4651万元,救助人数135246人。认真做好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经摸排全市需救助人口10334人。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领域事故依然多发。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占比大,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多发,道路交通领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相应的安全监管措施亟待跟进。
(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和教育培训走过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三违”行为较普遍,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三)基层基础建设有待加强。镇(街)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虚化、力量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匹配,难以适应大应急多灾种的要求;镇(街)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亟需规范,行政执法承接能力有限,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不够完备。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不够完备,专业和极限救援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应急力量建设不够规范。目前全市只有市本级和郎溪县建成应急指挥中心,且部分县市区不具备灾害事故现场音视频传输能力,也不具备“三断”情况下的通信条件。
三、2024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宣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三大主线,重点实施“强基固本、安全保障、防灾提升、数字赋能、宣传引领、锻造铁军”六大行动,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基固本行动——夯实应急管理基本盘。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乡镇应急管理站建设,实现全市基层应急管理站全覆盖,做到基层应急管理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努力形成基层应急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安全治理格局。
(二)安全保障行动——守牢安全生产责任田。一是责任压实上,细化党政领导责任,明确行业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专班化、项目化、清单化的举措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刚性落实。二是重点整治上,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成果,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打好重点难点问题“攻坚战”,切实解决影响我市安全发展的系统性、规律性隐患问题。三是监管执法上,持续开展行政执法三年行动,积极推行“局队合一”联动机制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大力开展“互联网+执法”,实现精准执法和线上监管,提升执法效能。四是行业监管上,紧盯矿山、危化、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城乡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安全风险跟踪分析,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三)防灾提升行动——统筹防灾减灾防控网。一是强化风险排查,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运用,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广乡村自然灾害智慧防范系统,把普查成果运用到项目建设、灾害防治、城市治理中。二是提升防灾能力,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同步做好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灾害救助等工作,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三是加强应急准备,持续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物资定期更新补充机制,强化基层备灾点规范化管理,加快建设应急物资一体化保障网。四是强化应急救援,组建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推动青龙湾航空应急救援基地正式运行,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能力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
(四)数字赋能行动——走好监管治理转型路。一是突出危化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持续优化矿山信息系统、危化品防控监测系统,扩大企业监测预警联网范围。二是加快水旱情自动监测预警、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地质灾害等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抓好省级防汛“三大系统”推广应用。三是加快推进县乡村应急指挥通信能力建设,利用无人机、布控球、单兵、天通卫星电话等通讯设备,实现事故现场与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形成“系统建设—实践应用—改进提升—推动工作”的良性循环。
(五)宣传引领行动——把好安全宣教航船舵。一是突出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突出面向企业一线员工和社会公众,持续深化宣城应急微信公众号运用,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二是持续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实现安全宣传的长期化、常态化、系统化。三是发挥主题活动宣教效应,抓住“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重点节点,加大安全生产、应急常识普及宣传力度,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六)锻造铁军行动——提升队伍建设水平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狠抓干部队伍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群体,落实关键要求,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作风硬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